何法民:聚沙成塔,海纳百川 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几点思考

来源: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   日期:2016-12-28


       摘要:列举了民间资本的实现保值增值的常规投资渠道,分析了风险投资的重要特点,指出了民间资本投向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并就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在法律法规、制度、运作、人才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0、引言
       在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第一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储立力感叹:“世界1000强的企业屁股坐在两万亿美元的金山上,都在拿着钱找项目。”同时他还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的民间资本中表现得更为突出[1]。而另一方面,中国的中小企业总数达我国已拥有中小企业42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但只有15%左右的中小企业能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有不少企业因资金短缺而濒临倒闭。如此巨大的反差,已经引起各政商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也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激活民间投资活力。
1.民间资本的规模巨大,却找不到出口。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暴发。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其间,我国的温州、江浙一带、闽南地区、
       鄂尔多斯等省市的“民间借贷”事件开始频发并发酵。同时,出于对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陷入全面低糜的担忧,国家先后出台了4万亿投资方案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等问题而倒闭的事件也频频发生。一方面民间资本充裕,找不到出口。另一方面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却因融资难而倒闭。这为中国的投融资行业提出了一个严肃而紧迫的课题。
       国家就民间借贷这一灰色地带纳入监管。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2014年9月21日,《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泉州金改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泉州由此成为继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广东省珠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之后,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从而正确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希望能破解这一难题,以便在全国推而广之。
那么,民间资本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呢?拿温州为例,据2011年的统计,温州的民间资本的总规模大致在6000-8000亿之间。全国而言,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在出席一次论坛时表示,目前银行业超过35万亿元的个人存款,加上机构存款中的民间企业部分,整个银行体系属于非公资本大约在50万亿元以上。
2.民间资本传统投资渠道普通遭遇困难

       所有的资本都具有逐利性,民间资本也不例外。但是中国现有的投资渠道比较狭窄,而能够让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则更少,而且即便能参与,也难以获得保值增值。下面就传统投资渠道进行简单探讨,并据此得出风险投资作为对民间资本创新的投资渠道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2.1 存银行。这也许是最简单的投资方式。但是有个前提,就是CPI的指数必需小于银行利率,资金才能实现“保值及增值”,但观察2007年-2010年四年间的CPI与银行一年期利率的对比曲线,见下图(1),可以看出,大部分时间,银行利率都在CPI之下。这就表明,存在银行里的资本,表面数字在“增加”,但实际的购买力却在下降。
 
图(1) 2007-2010年间CPI与一年期银行利率对比曲线图
       2.2 投资股市。股市曾经寄托了很多人的财富梦想,但是现实的统计数字却是冰冷而残酷的。“2011年,沪深股市分别以21%和28%的跌幅领跌全球,5000万股民人均亏损4万元,机构亏损超过4000亿元。”[2]。而在2008年,这一数据更为惨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大盘从6124的最高点,最低跌到1664点,跌幅近70%,全年蒸发22万亿,人均亏损达13万。而据尼尔森的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该年度中国消费者在股票投资方面的支出位居全球首位。一边是人均巨大的亏损,一边是全球第一的炒股支出。如此巨大的反差让中国5000万的小散们“伤不起”,普通市民想从股市中赚钱,不亚于虎口拔牙。
       2.3 投资地产。以不太精确的数据统计,温州的资金在1998年-2001年间开始投资本地的房地产,普遍获得成功。自2001年起,温州人开始走向全国,先后赴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等城市,掀起了一股“温州炒房团”的热潮,起起落落,有赚有赔,总体还是赚多赔少。但是随着国家收缩房贷等限购政策不断出台,炒房团转盈为亏,全线套牢。在2012年8月13日,多位温州炒房者、房产人士表示,之前十多年叱咤全国市场的“温州炒房团”,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有可能全军覆没。而之前的“炒大祘、炒绿豆、炒生姜……”无不有民间资本的身影,但最终都因与国家政策、人民生计背道而驰而难逃失败。
       2.4 民间高利放贷。近几年,在浙江温州、江苏泗洪、内蒙古鄂尔多斯、广东东莞,出现了大量的民间高利借贷案例,有些城市甚至“全民放贷”。很多人也知道这种高利贷违法并不受保护,但是抵不住诱惑,总认为自己不会是这种“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棒,但往往事与原违,最后血本无归。因为涉及面广,最后不得不由政府出面收拾烂摊子。其实,到现在为止,闽南江渐一带的所谓“入标会”的现象还是很常见。这种建立在依靠参与者“自律”基础上的“熟人经济”其实也隐藏了巨大的风险,一旦主持人卷款逃跑,则容易引发大面积的借贷风波。
       2.5 其他的投资渠道。除了以上投资外,还有投资互联网金融平台、购买保险、购买黄金、收藏等相对保值增值的项目。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民间资本要么四处突击,游走在各种灰色地带,要么就在银行沉睡贬值,成为银行赚钱的工具。
3.风险投资及其特点

       3.1风险投资的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合法有效的投资形态,为民间资本的投资提供了一个选择。
       3.2 风险投资的特点
       3.2.1 高风险、高回报。风险投资选择投资的对象往往是处于中早期阶段的高科技企业。企业在这一阶段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还很不成熟。核心技术研发能否成功?即使成功后能否将其产业化、市场化?产品又能否被市场接受?整个市场规模有多大……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风险投资是一项对“未来”投资的行为,蕴涵着巨大的风险。有时,风险投资的项目失败率可能高达40%以上。风险投资的高回报主要体现在投资成功的项目上,科技创新项目一旦成功,带给风险投资者们的回报可能是原始投资的数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回报[3]。美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AR&D)在1957年花了7万美金投资于数字设备公司(DEC),占77%的股份,到了14年后的1971年AR&D拥有的股份市值为3.55亿美元,增加了5000多倍。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董事长麦戈文称:国际数据集团在中国已经完成的投资项目平均回报率高达55%。有一个针对风险投资总业绩的统计数据指出,它们每投入十个项目有两三个亏本,三四个持平只有两三个成为明星,但只要有一个项目能成为明星,就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还能为投资公司带来盈余。正是这种超额利润的补偿和激励作用才使得风险投资没有因为高风险而衰败,反而蓬勃发展起来。
       3.2.2 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风险资本是一种权益资本,它进入创业企业时,往往只占股份,而不是银行(借贷资本)注重还本付息,规避风险,因此高科技企业在早期阶段,往往无法得到银行贷款,但是却往往能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4]。
       3.2.3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平均期限5-7年)。根据风险资本进入的阶段不同,它的投资期限也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风险投资需要长期跟进所投资的项目直到最后退出。
       3.2.4风险投资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风险投资进入创业企业后,不仅带来资本,也常常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有的还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及人事任命等决策。
       3.2.5 风险资本终将以某种方式退出。当创业企业上市、被兼并、破产清算或者通过股权回购后,风险投资将按约定的比例退出或逐步退出创业企业,从而实现资金回拢。
       3.2.6 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结合中外风险投资的历史,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都是紧密联系的。风险投资是知识经济与现代金融创新融合的产物,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的很多行业巨头,如英特尔、康柏、戴尔、微软、谷歌、苹果、百度、新浪、腾讯、阿里巴巴等,背后无不有风险投资的身影 [5]。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风险投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
4.民间资本用于风险投资的几点思路

       一方面民间资本规模庞大,找不到出口,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却缺少资金。这种强烈的反差,也即蕴藏了巨大的机会。风险投资作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形式,与民间资本的结合有很深历史根源。世界上最早的风险投资形式就是由富有个人(天使投资人)发起的。但是要发挥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行业的巨大潜能,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加大宣传,转变观念
要让民间资本投向风险企业,政府首先最少需在意识形态方面做好以下两在事情:一是做好知识普及工作,让民众了解风险投资行业,了解什么是风险资本,风险资本又有什么风险,能带来什么回报;二是要让民众转变理财观念,如何实现财富增值保值。从而让民众在明白风险,并在自身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4.2 完善法律法规及其他各种配套制度,畅通进入渠道
       一旦民众有意愿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则需要有畅通的渠道,以保证民间资本的合法、高效进入。同时,对于完全由民间资本组成的风险投资资本,政府还有必要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
       4.2.1 完善融资、准入等法律法规。在国家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6]。但是民间资本的代理机制,包括风险投资者与代理机构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以及投资人资格的认定等尚不完善。应该通过立法及相关制度,尽量消除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制度障碍。可以根据民间资本总量大、单额小、持有人多等特点,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或者专门设立由民间资本组成的风险投资基金,用于扶持当地的科技创业公司。
       4.2.2 落实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于由民间资本组成的风险投资公司,政府应该给予比其他风险投资公司更大力度的税收减免,这有助于降低和分散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扩大其规模,增加对民间资本的分红,从而更能调动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整个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这些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减免个人所得税、降低资本利得税、加速折旧、费用列支、投资抵免以及关税与增值税优惠等[7]。
       4.2.3 “民办官助”和“官办民助”相结合。所谓的“民办官助”,是指由市场成为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主导配置方式。“官助”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为民间资本创造良好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约定等外部环境;二是提高民众参与风险投资的意识和能力;三是通过投入种子基金、提供补贴、税收优惠、技术运营等咨询服务等形式,增强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信心;四是实施适度的监管,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规范投资人、风险投资机构、创业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五是通过政府培养高级人才,引进优秀风险投资机构,建立高效的运作团队。而所谓的“官办民助”由政府出资成立风险投资机构,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根据民众的经济收入及风险承受能力划分等级,并引导他们进入不同的风险等级投资基金或领域,同时适当降低参与门槛。通过政府资源和信誉,可以聚集高水平的经营专家、技术专家和金融专家对风险投资项目做出科学的评估[8],还通过建立专门机构,监督风险资金的使用、项目的运营管理,从而保证风险资本的高效安全运作。
       4.2.4 创建大平台,增加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搭建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平台,一方面可以进行行业分析,国家政策制度,发展扶持方向等,风险投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提供项目介绍专栏,让民众也能了解到创业企业的产品或技术需求,并让民众也了解自己购买的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通过该信息平台,尽可能消除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及广大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4.2.5 完善退出机制。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实现实质盈利的唯一方式,其对所有的风险投资(包括由民间资本参与的、由非民间资本参与的)的成败都具有决定性作用。风险投资的退出形式主要有上市(IPO),转让,回购,破产清算等。目前我国已经有创业版市场,这对风险投资公司及创业公司都是有利的。政府还应该在风险投资机构的股权转让,创业企业的股权回购等方面制定更为详细的规范,降低交易成本,减免交易税费,缩短交易过程,完善场外退出机制。
       4.2.5 培养专门人才。风险投资是一项与风险为伍的行业。要求风险投资人员既懂技术理论,又懂管理创新;既懂产业运作,又懂资本经营;既懂风险控制,又能果敢决断;既熟悉本国风险投资规则,又通晓国际风险资本运作规则。而民间资本常常又是百姓的辛苦收入甚至是后半辈子的养命钱,一般来说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这就意味着风险投资机构需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独到的视野和眼光及敏锐的投资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应该提供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让民间资本风险投资人才有成长的渠道。
       4.2.6 构建对风险投资的保险机制。风险投资的高风险常常让承受能力较弱的民众产生心里上的恐惧,如果能将保险行业引入风险投资,将会缓解这一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西方许多国家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风险投资保险,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投资者的损失,又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拓展业务,加强其与风险投资的联系,促使部分保险公司资金适度进入风险投资市场[9]。对于风险投资保险的具体实施细则,需要广泛论证,总体原则应该是“保天灾,不保人祸”。意思是因不可抗力导致的风险投资项目失败,保险公司应该赔偿,而因投资人运作失误、判断错误等人为因素不予保障。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又避免风险投资运作机构逆向操作,骗取保险金等负面行为。
5.小结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及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将分布广泛的民间资本汇集在一起,“聚沙成塔”,投入风险投资领域,风险投资在资金来源上“海纳百川”以达到供需平衡。只要能正确处理好政府、民众、投资机构、创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搭建公平公开高效的投资创业平台,让民间资本成为推动地方科技创新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民间投资、创业企业、政府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是完全可行的。

分享: